“伏至临渊濯足,沉瓜浮李消夏”,现在正处于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节气之中,而大暑节气过后就将正式迎来秋天,而现在已经离立秋还有10天的时间,很多人都开始希望早日摆脱这酷暑难耐的天气,而迎来凉爽的秋天。
今年乙巳蛇年有些不一般,因为今年有超长的384天,并且包含了两个立春节气,而且还是农历年中最热的六月闰月,并且今年是还是闰六月立秋更是60年一遇,因为上一次闰六月立秋还是1967年,而下次的闰六月立秋要等到2185年,也就是要再等160年。
“双春闰六月,春寒逢秋旱”
今年春季给人感觉就是比较冷,像我们这座北方的海滨城市,在3月末的时候竟然下了一场大雪,这可以说是多年没遇到过的天气情况,这正应了“双春闰六月,春天特别寒冷”的农谚。
而今年的立秋是在闰六月的十四日,并且是下午的13点立秋,按照民间传统说法,这样的立秋交节时间,属于“母秋”和“瞪眼秋”,而“母秋”和“瞪眼秋”都属于比较炎热的,毕竟立秋节气正处于炎热的二伏当中,并且立秋后还有一个末伏。
立秋之后天气炎热,就说明雨水比较少,毕竟“一场秋雨一场寒,十场秋雨穿棉衣”,因此按照民间俗语的说法,今年立秋后很有可能干旱少雨,所以抗旱保丰收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。
今年闰月立秋,有何预兆?
一,“立秋逢单早穿棉,立秋逢双热死牛”
今年的立秋时间是闰六月的十四日,按照民间俗语的说法,这就是逢双立秋,因为民间按照立秋节气农历日子来划分“公秋”和“母秋”,因此今年的立秋属于“母秋”,而“公秋爽,母秋凶”,说的就是立秋如果逢双,那么天气还会热上一段时间。
今年立秋的时间正好在中伏的第八天,而立秋节气过后还有十二天才能出伏,所以今年立秋来临后,也正是三伏天里比较炎热的时候。
“伏天不热,五谷不结”,立秋节气正处于炎热的三伏天中,这个时节正是草木开始孕育籽粒的时候,而炎热的天气有助于草木和庄稼的结籽,所以今年闰六月的逢双入秋别看可能会比较热,但是对秋后庄稼的丰收却是很有好处的。
二,“闰月秋样样收,六月秋样样丢”
闰六月立秋是很少见的,但是实际上立秋节气按照阳历来计算是不会有所变化的,就是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月8日,不过是农历对应的月份会是六月或七月,而今年的闰六月立秋,实际上跟农历七月立秋差不多。
农历六月在民间也被称作“伏月”,也就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一个月,如果是农历六月立秋,那么立秋节气来的比较早,而天气也会冷的也会比较早,民间有“立秋十八盆,草木皆顶籽”的说法,所以农历六月立秋可能秋后冷的比较早,因此庄稼的生长时间短,可能会影响到庄稼的收成。
今年属于闰六月立秋,也就是炎热的时间延长,别看今年的三伏天仅有30天的时间,但是进入到小暑节气没有入伏的时候就比较热,而闰六月又延长了热的时间,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其实是很有好处的,就是需要防止秋旱,所以只要做好抗旱工作,那么今年闰六月立秋对于秋后的庄稼丰收还是很有好处的。
三,“六月秋快加油,七月秋慢悠悠”
立秋节气安排在农历月份当中,只有农历六月或七月入立秋节气,而农历七月立秋基本天气都会凉的比较快,因此天气干爽,这个时候收秋和秋季农作物的种植都不必过于忙碌,可以慢悠悠的安排农事生产。
六月立秋则正处于炎热的伏月当中,这个时节高温高湿的天气还会持续上一段时间,因此防涝抗旱都要抓紧进行,并且对于的农作物的田间管理也要跟时间赛跑,所以六月立秋农事活动比较集中。
今年闰六月立秋,属于百年难遇的历法现象,不过现在都是科学种养殖,不论哪个农历月份立秋,都会让农作物得到收成,而且中国地大物博,各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不同,进入到真正意义上的气象学上的秋天也不同(日平均气温在20℃以下),所以立秋后热不热和庄稼收不收,还要看当地的气候条件来决定。
中金汇融-厦门股票配资一览表-全国炒股配资门户-广东股票配资开户流程详解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