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感谢上海观众的热情,《游园·惊梦》是对经典的致敬,更是对传统文化生命力的探索。”主演邵天帅说。由北方昆曲剧院历时两年多打造的宫廷风格昆曲《游园·惊梦》近日亮相上海大剧院,导演张鹏感慨,“上海这么一个大都市,文化生活丰富,演出多、优秀作品多,上海观众的审美能力强,对新生事物的包容度非常大。”
《游园·惊梦》
有人非常喜欢,有人却说演员妆容像新版《红楼梦》、动画《天书奇谭》。“许多年轻观众希望看到不一样的东西。”张鹏平静面对热议,“《游园·惊梦》基于传统文献、文物而来,与大家过往理解的昆曲可能有一些不一样,但上海观众给了我非常大的信心。”
《游园·惊梦》脱胎于汤显祖经典名著《牡丹亭》,北方昆曲剧院创作团队以宫廷文献《升平署扮相图》《宫廷演剧穿戴提纲》为根基,特邀故宫专家参与创作。“新版《红楼梦》和《天书奇谭》造型来源于中国戏曲,而我们就是中国戏曲。”张鹏介绍,《游园·惊梦》服装造型严格遵循明清宫廷文献记载,杜丽娘的“月白衫子”“对儿红披”青衣采用苏州全手绣工艺,缠枝莲纹以细密针法勾勒,月白色调既显宫廷华贵又衬少女灵动。十二花神与睡魔神的服饰参照故宫文物复刻,从纹样到配色均考据严谨。
《游园·惊梦》中杜丽娘和柳梦梅都穿上黑色戏服,让一些观众觉得不够传统。“我特别理解观众的不同看法,所有版本的杜丽娘可能都不是《游园·惊梦》的样子。《游园·惊梦》风格定位非常清晰,我们基于文献、文物创作具有清代宫廷风格又具有当代审美的昆曲。”张鹏解释,“我们非常认真地对文献、文物进行考据。《宫廷演剧穿戴提纲》记载幽媾一折,杜丽娘和柳梦梅穿的就是黑色衣服。我们到故宫看到杜丽娘所穿的文物就是这样。传统本身就不是静止的,今天的时尚就是明天的传统,明代的传统可能是元代,清代的传统可能是明代。黑色的戏服来自清康熙时代的舞台,这当然是传统。”
《游园·惊梦》剧情保留杜丽娘与柳梦梅梦中相会、地府追寻、现实重逢的核心脉络,创新性融入清代衍生的花神群唱《大堆花》段落,以十二花神手持非遗“宝石花”法器的“堆花”仪典,串联起梦境与现实的奇幻叙事。剧中杜丽娘从游园入梦到惊醒寻信物的完整历程,既延续了昆曲“同场曲”的传统艺术形式,又通过现代舞美实现“梦与现实交汇”的视觉奇观。
“《牡丹亭》又名《还魂记》,有着离奇、虚幻的故事,格调朦胧。两小时不可能完整讲述汤显祖笔下《牡丹亭》,所以《游园·惊梦》精简成一条主线——杜丽娘做了一场梦。大家的梦都是碎片化内容,因此惊梦、寻梦、写真、离魂、叫画、幽媾、回生以碎片化的形式揉在《游园·惊梦》。”张鹏表示,《游园·惊梦》改变观众常见的《牡丹亭》线性叙事,留出联想空间,留出进阶解读《牡丹亭》空间,我们想做一个比传统《游园惊梦》多一点的杜丽娘、柳梦梅爱情故事,以杜丽娘为主视角的汤显祖创造的爱情故事。”
2024年12月,《游园·惊梦》古戏楼版在拥有三百余年历史的正乙祠戏楼首演,又登陆国家大剧院、天桥艺术中心。在上海大剧院的演出是《游园·惊梦》首次走出北京。张鹏感慨:“这部剧承载了剧院及主创团队100余人的心血与努力。”
北方昆曲剧院副院长、一级演员邵天帅饰演杜丽娘,王琛饰演柳梦梅。艺术指导汪世瑜、剧本指导郭启宏、学术顾问王馗、整理编剧王一舸、音乐总监周友良、舞美设计刘科栋、灯光设计任冬生都是戏迷熟悉的名字。服装设计则是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张锐,海报设计、摄影为摄影师冯海,造型设计师李学敏、道具设计师刘树祥、音响设计师沈恬,都与张鹏等有着长久合作。
“对于艺术,大家‘吃’得越来越细了,要求各个维度都有审美愉悦。除了舞美、灯光、道具、服装精英团队,《游园·惊梦》在一些看不到的地方也做了努力,比如我们请了中央民族乐团优秀调音师。摄影师冯海则是我们一直合作的。”2016年,张鹏开启昆曲“观其复”系列。“观其复”源自《道德经》 “万物并作,吾以观其复”,意为在万物纷繁复杂中寻觅其回归本源的轨迹。《游园·惊梦》是继《怜香伴》《玉簪记》《墙头马上》《望江亭》《金雀记》后“观其复”系列第六部作品。“从第一部到现在能相对从容地从传统中挖掘创作,来自不断积累,所有海报照片都由冯海拍摄。”
张鹏在排演《怜香伴》时,脑海想的就是《牡丹亭》,“没有观众积累,没有观众对于‘观其复’风格的理解和认同,贸然涉足昆曲最经典作品《牡丹亭》,有风险。经过10年积累,我们拥有了一批喜欢‘观其复’系列的观众,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,现在可以尝试这样一部经典作品了。”
《游园·惊梦》
《游园·惊梦》唱腔设计融入宫廷雅乐元素,笙箫钟磬的编配与传统曲牌相得益彰,舞美则以三面旋转“月亮门”和七层纱幕构建极简美学空间,几何线条勾勒园林曲径,灯光投射形成“似隔非隔”的朦胧意境,配合12位白衣花仙与8位黑衣舞者的虚实对照。十二花神手持的“宝石花”法器以玉石和宝石纯手工雕琢镶嵌,薄透的花瓣与金丝缠绕的花蕊在灯光下流光溢彩。
“一个剧种年轻与否,不在于它存在的时间,而在于观众的年纪。”像所有从业者,张鹏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关注昆曲,“年轻人愿意接受这种更传统、有考据、从没见过的内容,他们的好奇心非常强,审美能力超出想象。”
在京沪两地,张鹏欣喜地看到《游园·惊梦》遇到很多喜欢它的观众。“观众以年轻女性居多,对传统的、美的东西有迫切需求。现在精神食粮很多,大家不为一顿饭发愁了,愁的是这顿饭吃什么。以后的艺术作品越来越朝着精细化、具有匠心精神的方向发展。我们只有把这顿饭做得非常好,才有可能吸引到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注意。”
中金汇融-厦门股票配资一览表-全国炒股配资门户-广东股票配资开户流程详解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